作者:李宜航
我读的是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
这个班是第1期,又学制最长,一年,必须“斋心历四时,虚怀交三友”。
学习的压力,如影随形,以致党校周边的“三山五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我一处没去过,连一路之隔的颐和园也未踏足。
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是两条:
一是马列经典卷帙浩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学懂、弄通确如攀山泅海,难啊!毛泽东同志早就直言不讳:“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两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说到底,这么难,不拼将一身气力、不下够苦功夫是万万不行的。
二是自己基础差、底子薄。寻章摘句以前倒是有过,但系统读原著、深入学原文、刻苦悟原理确实没有做到。恩格斯讲:“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我,恰巧理论思维比较薄弱,自然是压力山大。每当读到马克思的一些奇辞奥旨、深文大义,实在是汗颜无地——为什么反复读还不解其意?这样的“以升量石”还有多少?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快意、无比的快意,比如读到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图景——“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比如读到毛泽东笔下的未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要知道,我们学习的目标是做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有力传播者”,如果精华没有掌握、大意没有通晓、学理没有深化,那就是不合格!
我们学习的内容,广博而精准。
上学期,主要是学习马列经典和“1+10”。“1+10”,就是1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论,10讲专题课,涵盖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改革、强军、外交、党建等十大领域。
下学期,主要是分门别类,更系统、更细化地按“7×7”来学。即:党校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对外战略、党的建设,分设了7个专题研究单元,每个专题再开设7个讲题……真是文江学海,蔚为大观。
我们的学习,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注重追本溯源。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创始人即赋予其与时俱进的品质。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毛泽东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因此,我们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紧密结合起来,从经典中探寻新思想的源流,从经典中体味新思想的脉络,从经典中感悟新思想的创新。由是,我更加坚信: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其它任何政党、历史集团和圣贤精英都不可比拟的强大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就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腾讯调研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通过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因此,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深化学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比如,每周的“形势与任务”报告,授课的多为部长,讲的都是现实问题,都贯穿着对习近平总书记各领域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令我们受益匪浅。再比如,去山东的体验式教学和去广东的社会调研,也都是聚焦现实,直面问题。
的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革会催生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尤其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尤其需要将这一最新成果“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来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
三是讲究“用学术讲政治”。
中央党校作为我们党的最高学府,要为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提供学理支撑、分析范式,就必须找得准学术接口、讲得明逻辑起点、理得清哲学维度、守得牢立论基础,能让学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搭得稳“四梁八柱”。
一百年前,《纽约时报》记者哈雷特·阿班曾为中国而悲:“作为国家的中国已然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纽约时报》也向中国奇迹致意:“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要讲好这“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把握时代大势,洞悉时代风云,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处处彰显着蹄疾步稳的中国智慧!而记忆中,每位老师都析精剖微,持之有故,“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
四是突出互动交流。
小组学习讨论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要掌握真正的理论,没有热烈的交流,甚至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是不可能的。为此,党校安排了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学员论坛、“两带来”问题回应等互动环节,引导我们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通常每3、4次课程后,安排1次小组讨论;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安排1次双向交流。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面对面再交流再对话,在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两次学员论坛,分管日常工作的何毅亭副校长都亲自到场,作了极其精彩的点评……要说的是,虽然我在这些思想的盛宴上羞于开口,但每次我都调动了所有的脑细胞来分享、咀嚼、回味。这对我以后坚持五种思维、增强八项本领,尤其有助益。这样的论议风生,我愿意,多一些,再多一些;这样的春诵夏弦,我愿意,长一些,再长一些。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是多么深刻、深邃、深挚的思考啊!作为一名即将从党校毕业、返回到工作一线的共产党员,今后必须以此自警,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本文为《中央党校学习笔记》一书的后记,作者李宜航,系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羊城晚报社副社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